阿里巴巴來台北
為何只帶了36名大盜?
因為台北已經有了"市民大道"
阿里巴巴要在台建立30位左右的直銷業務團隊
這點比台灣Google實際許多
既在台成立分公司
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
自己成立業務團隊自己拼
在跨國廣告這一塊
Yahoo在台沒有產品
留了個空檔
Google剛來台的時候
信誓旦旦說要吃外銷廣告這塊餅
阿里巴巴來台灣與Yahoo結合
正可以補Yahoo之不足
與其說Yahoo是Google的對手
( Google在台灣根本不是Yahoo的對手 )
不如說阿里巴巴才是Google在台"真正的"競爭對手
阿里巴巴來台灣免不了會打到Google
媒體訪問久大評論阿里巴巴來台一事
久大說台灣廠商不太願意產品與中國廠商一起刊登
阿里巴巴是香港上市公司
最大股東是美商Yahoo
在日本、印度都有分公司
是不折不扣的跨國外商公司
不是一家專賣大陸貨的公司
廣告主願不願意刊登是看這個B2B平台強不強
能不能幫公司賺錢
只要能幫公司帶進生意
放在哪裡刊登有什麼差別?
更何況在Google刊登關鍵字廣告
能控制旁邊不要有大陸公司嗎?
廣告主有因為這樣就不刊登Google了嗎?
之前媒體曾報導久大要當Google台灣代理商一事
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
原因很簡單
Google廣告與久大的B2B廣告是競爭關係
請問你的B2B廣告與Google關鍵字廣告相較哪個較強呢?
答案不言可喻
當然Google強
預算是有排擠效應的
請問客戶同樣一筆預算
我是要刊Google還是刊你的B2B廣告呢?
業務到客戶那邊
是要推自己的產品還是推Google關鍵字廣告?
客戶用了Google的關鍵字廣告嘗到甜頭
會把哪裡的預算移過去呢?
B2B網站跑去代理Google 簡直是
茅坑裡打燈籠-找屎
要代理一項產品
必需是能與自身產品互補而非競爭
Google 在中國25家授權代理
香港2家授權代理
全都是公司原本服務項目與Google關鍵字廣告不衝突
想藉Google名氣打響自身知名度以推銷自己產品服務的
否則推Google關鍵字廣告與自己對打不是自找麻煩
Google在大陸還有項服務叫出口易計劃
專門針對外銷廠商提供Google關鍵字廣告加值服務
如果這服務Google在台也推出
你代理商推是不推 ?
不過久大也早有計劃
推出了哇客滿網路黃頁服務
要搶中華黃頁的餅
黃頁市場在台灣一年有10億台幣
中華黃頁裡面沒有懂網路行銷的人
現在還不知道在幹些什麼
久大避開阿里巴巴
成立哇客滿網站
進軍國內黃頁市場是有空間的
2008年5月1日 星期四
阿里巴巴來了
2008年4月8日 星期二
20080407中央社新聞 調查:企業網路行銷 逾6成使用關鍵字廣告
以下文章轉載自 20080407中央社新聞
2008/04/07 20:50:46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七日電)一項針對企業網路行銷的調查顯示,近6成(56.42%)的企業在2007年曾投入網路行銷,其中使用過關鍵字廣告高達62%,受訪企業認為關鍵字廣告投資報酬率亦是所有網路行銷工具的冠軍,高達37.62%。
一家入口網站委託人力銀行業者針對全台企業主於二月中進行的「年度企業行銷大調查」,結果有85%受訪企業認為網路廣告是必備行銷工具,56.42%受訪企業 2007年曾投入網路行銷,其中使用過關鍵字廣告高達 62%。
調查顯示,6成7使用關鍵字廣告的受訪企業表示每月預算在新台幣3萬元以下,對於行銷預算有限但要求高效益的中小企業而言,關鍵字廣告發揮小兵立大功的功能。
同時根據台北市網際網路廣告暨媒體經營協會(IA MA)數據顯示,2008年台灣整體網路廣告市場規模將達 59.86億元,成長20.92%;關鍵字廣告將達20.86億元,增幅高達30.87%。
而企業主購買關鍵字廣告的考量因素中,除了「成本預算」和「成效高低」兩項基本條件外,最重視的是廣告所投放網站的「網站流量」、「網站會員數」以及「服務品質」。
調查發現,儘管網路廣告已是公認的未來必備行銷工具,但有56.24%的受訪企業並無網路行銷人才編製;而在沒有購買關鍵字廣告的企業主中,有4成表示無專業人員操作是最主要的原因。
入口網站表示,當新興網路行銷工具後勢看漲,未來如何活用各種網路行銷工具達到最高整合效益,將是企業需要思考的重點,而網路專業人才的需求預料將逐步增加,值得企業注意。970407
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
Google亞洲總部要從上海搬台灣?
最近台灣政府像是吃了Google搖頭丸
大家都High的很
Google大神要來解救台灣同胞囉~
先是今週刊的獨家消息
然後是聯合報
一會說Google要來台灣設境外資料處理中心
一下子彰濱
一下子宜蘭
一下子銅鑼
一下子基隆...
根本是幫Google大打免費廣告
建議台灣Google乾脆聘請"剛上來先生"當代言人
來個"瀨上剛遊台灣"
版面搏更多
結果最近更傳出要把亞洲總部從上海搬來台灣了
大陸人口多市場大
全球跨國企業都把亞洲總部搬到大陸去
Google真把總部由上海搬基隆
那可真是大新聞
證明台灣比大陸好
Google都棄上海選基隆
市場沒大陸大
網路沒大陸進步
台灣唯一吸引人的大概只有基隆廟口小吃了吧
(李開復表示最愛台灣小吃)
聽說Google公司很重吃
辦公室幾步之遙必有美食
因為台灣美食而將亞洲總部搬來台灣也不無可能
2008.03.08工商時報
Google台灣工程研究所所長簡立峰表示
Google總部設在美國
從未設立過亞洲總部
也因此無所謂遷不遷移問題
Google的前景仍是大好
Google自去年11月以來股價下跌超過 40%
許多分析師認為
Google所創造的傳奇與光環已經結束
"本夢比"不再
在美國經濟衰退以及Google增加支出下
Google股票仍會再跌
美國知名社交網站Facebook公司4日宣布
聘請前Google全球線上銷售暨營運部門副總裁
桑德柏格Sheryl Sandberg(女)擔任營運長
Sandberg離職消息一出
造成Google股價當天下跌4.6%
Google股價營收走緩的原因很簡單
美國經濟不景氣
其實不只Google
美國其他科技類股今年以來都跌的很慘
比爾蓋茲還痛失全球首富寶座
不景氣對大公司只是股價高低影響
但對小公司往往是生死交關
都快活不下去了還刊什麼廣告
(這個現象也適用台灣)
Google的客戶大多是中小企業
因此Google搜尋廣告收入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很大
這是影響Google營收表現最主要的關鍵
副總裁桑德柏格Sheryl Sandberg在 2001年加入Google
當時Google還未上市(IPO)
2004年Google IPO後當然是撈了一筆
現在Google副總裁有二十位
Facebook請你去當營運長你去不去
當然去
Facebook股票一上市又是削翻了
這是人之常情
且Google一向是重技術輕業務
走一個業務主管影響不大
只要搜尋技術持續領先
市佔率持續上升這個勢頭沒變
Google的前途仍是金光閃閃
股票就可以繼續持有
並在這種時機點加碼買進
2008年3月2日 星期日
搜尋引擎的短視近利助長了欺騙的SEO市場
近一年多以來
台灣地區
"專業的SEO公司"如雨後香菇一般
紛紛一家家冒出來
其中不乏許多業者
一次收費動輒數十萬元
標榜一次收費
排名永久有效
擺明了只做你一次生意
真有那麼好康的事情
Google不早就倒店了
比起混亂的關鍵字廣告市場
SEO可能是更亂更黑暗
會造成這種狀況的盛行
很大的一個原因在於
搜尋引擎自己的短視近利所造成
Yahoo要求客戶設定大量關鍵字
再大量地消耗客戶的廣告預算
使客戶見識過關鍵字廣告"花錢的威力"之後
從此對關鍵字廣告退避三舍
Google大神派駐台灣101大樓的"雲端計算"業務團隊
採用了"專業的"授權代理商來拓展Google關鍵字廣告業務
在業績的壓力之下
一樣是以大量迅速地消耗客戶廣告預算為要務
台灣Google還沒搞清楚
自己在台灣還不是個咖的情況之下
把Google於媒體上所建立的Credit很快地也用的差不多了
於是廣告客戶在缺乏關鍵字行銷專業知識
一方面希望網站排序提升
又不願被搜尋引擎及其廣告代理商坑殺廣告費的心態之下
標榜"一次收費,排名永久有效"
"專業的SEO"公司
就有了生長發芽的環境條件
預估SEO跟關鍵字廣告一樣
不花個兩三年時間徹底臭掉
讓許多無知地中小企業再痛個一次
在一堆騙吃騙喝的搜尋行銷公司被淘汰掉之前
台灣的關鍵字行銷市場不會趨於正常化
由評論 "富人用Google 窮人用Yahoo!"想到台灣Google的"雲端"計算
請先參考本篇新聞
2008 / 02 / 18 賽迪網 調查:搜尋引擎存貧富分化 富人用Google 窮人用Yahoo!
其中提到
"數據顯示,使用谷歌搜索引擎最多的用戶一般年紀都比
較大(55歲以上),而使用雅虎搜索引擎最多的用戶一般
都比較年輕。"
如果這是真的那標題應該改成
老人用Google 年輕人用Yahoo了
不過不管是富人用Google還是老人用Google
對Google都不見得是好事
應該是不分貧富年齡
大家都比較愛用Google
這才是Google所樂見的吧
回來談談台灣的搜尋引擎市場
慣用Yahoo比用Google的人多許多
Google台灣的業務單位不知是否了解
業務推展不易的根本原因在此
還是仍在雲端的101辦公室裡進行"雲端計算"
在雲端想像整個台灣網路廣告市場
計算如何提升Google台灣的廣告業績?
轉載 2008 / 02 / 18 賽迪網 調查:搜尋引擎存貧富分化 富人用Google 窮人用Yahoo!
以下文章轉載自2008 / 02 / 18 賽迪網
調查:搜尋引擎存貧富分化 富人用Google 窮人用Yahoo!
據外電報導,Hitwise公司最近對谷歌和雅虎搜索引
擎的訪問流量方式進行了一些分析。谷歌用戶一般年紀
比較大並且願意在網絡上花更多的錢。相反,雅虎的用
戶一般比較年輕,在網絡上花錢比較少。哪一個搜索引
擎有更好的用戶呢?
Hitwise負責研究的副總裁Heather Hopkins決定把
一些研究結果與搜索引擎的使用、年齡和影響聯繫起來
。這個結果並不令人感到非常意外,但是,提出了一些
有趣的問題。
Hopkins稱,她把這個數據與該公司的生活方式數據
進行了對比,並且保證沒有漏掉家庭中的兒童。我們的
數據顯示,使用谷歌搜索引擎最多的用戶一般年紀都比
較大(55歲以上),而使用雅虎搜索引擎最多的用戶一般
都比較年輕。
Hopkins稱,谷歌搜索引擎用戶的實力比較強,在線
開支很可能超過500美元。這表明,谷歌用戶在線開支可
能是最多的。
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
中華電信-錢堆上的公司
前幾天看電視
中華電信投入不動產開發
"...擁有2700筆土地,總面積等於三個台大,資產高達一千億。"
隔沒幾天
中華電信又推出網路監看服務
"中華電信為拓展市場空間,計劃推出網路監視器的服務,家裏裝有ADSL的用戶都可以申請安裝網路監視器,24小時監控自己家中的狀況,中華電信評估,這項業務1年可以創造十幾億新台幣的商機。"
真是一家錢堆上的公司啊!
我一直認為
Hinet如果好好做
Yahoo奇摩只有做老二的份
根本沒有辦法這麼"唱秋"
Hinet有太多可以玩的了
就網路這一塊好了
hipage中華黃頁
hihosting虛擬主機
中華電信Adsl
再加入口網站Hinet
根本應該綁在一起
首先Hihosting還是太貴了
應大幅降價(已降過但還是太貴)
不一定要降到像國外的虛擬主機這麼便宜(能這麼便宜當然好)
但至少不能比台灣其他國內虛擬主機業者貴
才能吸引大量用戶
這個業務可以在申辦Adsl時就順便一起推
可省下推廣成本
申辦Hinet Adsl 時附贈的免費空間
那個彈跳視窗真的很討厭
乾脆也整合進Hihosting
基本空間不收費
要更大空間頻寬或更多功能再收費
馬上台灣虛擬主機市場就被Hihosting吃下來了
等全台灣大多數的網站都使用Hinet的虛擬主機
再把這些公司全整合進Hipage中華黃頁
馬上Hipage就成了台灣最大分類廣告網
Hipage不能還把自己侷限在黃頁的思維裡
應該轉型成為分類廣告網站
(看看人家Kijiji是怎麼搞的吧!)
除Hipage網路黃頁之外
中華電信還出紙本黃頁
這更多一項吸引網站登錄或刊登廣告的誘因
這下廣告客戶都在手裡了
要賣廣告還不容易嗎
一下子
又是幾十個億了
不過話說回來
中華電信96年全年營收為1863.2億元
可能看不上這幾十億的台灣網路廣告市場吧~
2008年2月11日 星期一
超級賽亞人Google與魔人普烏微軟的大戰前夕
大陸跟台灣在百年難得一見的寒流中過農曆新年
而世界的互聯網正發生驚天動地的大地震
2008年2月1日微軟提出一股31美元收購Yahoo
一週後,2月8日雅虎召開董事會
會後表示微軟收購價過低
董事會將於11日以信函正式通知微軟拒絕收購。
就如本人之前所說
微軟加Yahoo是很恐怖的組合
合起來網站流量、電子信箱、即時通訊軟體
都是全球第一
Google緊張麼
當然
Google很緊張
看Google的反應就知道
Google發表聲明質疑微軟收購Yahoo將造成壟斷
董事長施密特親電楊致遠表示願協助Yahoo
Google此乃"提籃假燒金"之舉
嘿! Google何時那麼關心Yahoo了
Google並不希罕Yahoo
而是在乎"吸收"了Yahoo之後的微軟
要Yahoo把搜尋外包給Google
這是Google的"誠意"
貓哭耗子假慈悲
乾脆要Yahoo解散搜尋引擎部門
退出搜尋引擎市場
搜尋引擎Yahoo雖不如Google
但好歹也有2成多的市占率
是全球第二大搜尋引擎
雖不是天下第一
但有需要自廢武功嗎
Yahoo對外放話
不排除將搜尋引擎外包給Google這個選項
不過是自抬身價
要跟微軟討價還價罷了
市場上其他的討論
包括出售日本雅虎與大陸阿里巴巴與中國雅虎股份
這是賣家產
跟外包搜尋引擎給Google的提議一樣
短期帳面上好看了
但Yahoo把這些有價值的部份處份掉
體質只會更虛弱
公司價值只會更低
股價會漲嗎?
恐怕會跌到趴在地上吧
Google放話不過是在拖延微軟與Yahoo的合併
為自己爭取時間
Yahoo搜尋引擎市佔率仍有兩成多
但每季節節敗退
再拖個半年一年
等Google佔有率有個八成
Yahoo剩一成多兩成不到
你看Google還會不會關心你
這場Game玩的起的只有微軟與Google
沒有人有能力或有意願下場參和
微軟要在網路世界上趕上Google
最快最經濟的就是吸收Yahoo
微軟急著併Yahoo是真
Google救Yahoo是假
Yahoo認為價值被嚴重低估
拒絕微軟的每股31元收購價
是想討價還價而已
微軟在出價當時應該心裡已經有數
最後成交價不會高於40元
但也絕不會低於31元
建議微軟不妨直接丟出40元一股的報價
把球丟回給雅虎董事會
應該就沒有人有理由反對了吧
現在"錢"不是問題
重點在於"時間"
雙方要如何儘速合併並在最快時間內整合完畢才是當務之急
比起未來要打的仗
幾百億幾千億都是小錢
比爾蓋茲跟包爾默是做大事業的人
不會care這點錢
因為微軟與Yahoo
雙方都是對方的第一也是唯一選項
沒有第二條路走
Yahoo董事會應趁Yahoo現在還是個咖
談個好價錢賣掉
楊致遠應該為包括他自己在內的
所有Yahoo股東謀取最大利益
如果能讓大家手上的股票產生最大價值
也算是場成功的事業了不是嗎
楊致遠拿著微軟的股票跟現金
可以當個快樂的天使投資人
爽爽的過完下半輩子
或是趁年輕再度創業也無妨
台灣弟子多才俊
捲土重來未可知
怎知未來不會像蘋果的賈伯斯一樣
來個絕地大反攻呢?
微軟併Yahoo越快越好
超級賽亞人Google要爭取時間變身
魔人普烏微軟要儘速吸收Yahoo
Google與微軟
這場超級賽亞人悟空與魔人普烏的大戰才是主戲
2008年2月4日 星期一
微軟娶雅虎 樂觀其成
Yahoo! 29日宣佈計劃裁減1000名員工,
約為公司全球14300名員工的7%。
因去年第四季財報數字不佳,股價跌至四年低點。
微軟公司1日宣佈
單方面向雅虎公司提出要約收購
出價為每股31美元
總價約446億美元
消息一出
各方消遣意見不斷
許多人不看好這個收購
多說是老二加老三打不過老大 Google
個人在此提出看法
第一
基本上這三家公司屬性不同
Google
網站流量全球第一 ( 加youtube )
搜尋引擎全球第一
微軟
市值全世界第一
全世界現金儲備第一
網站流量全球第二
Yahoo
電子信箱服務全球第一
網站流量全球第三
搜尋引擎使用量全球第二
這三家公司都是相當優秀且成功的公司
Yahoo在創立之初是以人工建立網頁目錄的方式起家
這點與Google一樣
同樣是以"有效率地組織網路上的網站資訊"為目的
也都因此受到歡迎
由於網站的營收來源主要來自廣告
2000年初
Yahoo與當時其他的網站
發展方向都是要求儘量把網友留在自己的網站中
藉由提供更多更完整的網路服務
尋求網友更多的停留時間與更多的網頁曝光數
因此才能賣更多的廣告
前任執行長賽梅爾是傳統媒體出身
Yahoo也將自己定位為一個媒體
而Google是想辦法儘量
讓網友趕快找到要找的資訊而離開網站
這與Yahoo尋求的方向不同
Yahoo也數度錯失了機會收購Google
產品線越拉越長
整個網路產業基本上收入來源主要是來自於廣告
而網路廣告的領域中成長最快的
是搜尋引擎關鍵字廣告
當Yahoo發覺疏忽了這一點開始追趕時
為時已晚
追不上Google了
但並不是Yahoo有多差
而是在搜尋引擎的發展上Google跑的太快
比有錢比不過Google
比技術也比不過Google
最重要的人才也都被 Google 吸引走
兩者的距離越拉越遠
曾有分析師建議Yahoo應放棄
已追趕不上Google的搜尋引擎研發部門
改採用Google的系統
關鍵字廣告收入與Google拆帳
可以減少搜尋引擎研發與人事成本
帳面馬上好看多了
這絕對是學財務的人的看法
須知關鍵字廣告是整個網路廣告收入成長最快的部份
也逐漸取代展示型廣告而成為主要的部份
放棄這一塊無疑是
要Yahoo放棄網路界主要的成長動力來源
而從此當個小配角
只是這場軍備競賽再這樣下去
Yahoo 絕對會不支倒地
這時候一旁虎視眈耽的有錢員外
微軟再度提親了
對曾是網路界傳奇的雅虎
被收購對創辦人及堅持Yahoo企業文化的員工
是一場難堪的場面
問題是在楊致遠親自披掛上陣之後
仍舊無法力挽狂瀾
面對大多數的股東
還有什麼藉口堅持
認為現有的經營團隊還有法寶能讓營收獲利振衰起敝?
對微軟提出的收購建議
雅虎方面表示會審慎研究
這表示併是併定了
只是還要喬嫁過去後的細節條件
股東要個好價錢
經營團隊要自主權
對雅虎的股東來說
把雅虎交給有錢的微軟
現場立即的股價上升
也只有微軟有足夠的實力未來搜尋引擎的爭霸中
與Google打這場持久戰
許多人唱衰的微軟雅虎聯姻
認為兩家公司整合的過程中
Google會因此得利
問題是如果不併
搜尋引擎市佔率
這兩家也是被越甩越遠
不併一定追不上
併了未必追的上但總是一條路
也是目前看來唯一的一條路
我在此要再度的說明
這三家都是偉大且有光榮歷史的公司
也都各自在某個領域獨占鰲頭
只是現在鎂光燈都投注在Google
就像以往投注在微軟與雅虎上一樣
微軟與雅虎並不差
只是在搜尋引擎這一塊落後了Google
Yahoo是一家在網際網路成長過程中
佔有相當重要份量的一家網路公司
也是網路服務產品線最完整的網站
Yahoo還有很多很有潛力的產品或服務項目
10年河東10年河西
就像10年前沒人知道
原來搜尋引擎是如此一塊肥美的產業
未來的網路世界
誰又知道不會是另一項服務突然爆紅呢
Yahoo
電子信箱服務全球第一
網站流量全球第三
搜尋引擎使用量全球第二
微軟
市值全世界第一
全世界現金儲備第一
網站流量全球第二
怎麼看微軟加雅虎看都是很恐怖的組合
光想想以後電腦作業系統
預設的首頁或提供的網路服務都是Yahoo
這就夠嗆了
任何一個產業如搜尋引擎
若全球都由Google一家把持
對這個產業的發展絕對是不健康的
我支持雙方的合併
也唯有如此才有機會追上Google一較長短
我認為這場合併案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為了微軟與雅虎雙方
是越快越好
個人樂觀其成且相當期待看好
相信微軟+Yahoo未來與Google的爭鬥一定是精采可期
洪波:微軟買到了什麼-轉貼2008.02.02北京新浪網
以下文章轉貼自北京新浪網 (2008-02-02 10:56)
洪波:微軟買到了什麼
微軟向Yahoo!董事會提議,以總價值446億美元收購Yahoo!,溢價62%。
最近兩年,Yahoo!市值已縮水一半以上。微軟每股31美元的出價,接近Yahoo!股票兩年來的最高價。而微軟出價之前的Yahoo!股價,處於4年以來的最低谷。儘管Yahoo!員工並不喜歡壟斷怪獸微軟,但微軟這個時候出現,在Yahoo!股東眼中,宛若天使,有點兒切扶大廈之將傾,急拯斯民于水火的救主風範。如果你是已經鬱悶了兩年、忍無可忍的Yahoo!股東,你指望Yahoo!還要用多久才能帶給你比微軟出價更高的回報呢?我不是Yahoo!的股東,但我看不到這家公司重現輝煌的任何苗頭,賣給微軟無疑是一個可接受的結果,價格也還算公道。
一年前,Yahoo!第一次拒絕微軟收購的時候,它相信自己仍有重整旗鼓的能力。而曾被寄予厚望的楊致遠,一次次把手伸進魔術箱,最終變出來的卻只是最俗的一手──裁員。如果我是股東,你千萬別說裁員是為了讓我高興,真正讓我高興的,是像Google那樣繼續吸納人才,保持旺盛的創造力和進取心。一年來,微軟一直在等著最後攤牌的這一天。這個時機拿捏得如此到位,在Yahoo!最黯淡的時候,你都不好意思說,Yahoo!不賣。
早在2005年,更緊地擁抱互聯網已經成為微軟為後蓋茨時代確定的方向。作為蓋茨欽定的接班人,Ray Ozzie通過一份內部備忘錄,痛陳微軟錯失的互聯網機會。新作業系統Vista不受待見也証明,30年不變的作業系統升級策略,正在失效。而且,微軟做了12年互聯網,卻沒能做成一個像樣的品牌。MSN是品牌嗎?Live是品牌嗎?
這時候,微軟相中了Yahoo!。Yahoo!幾乎擁有所有微軟想要的東西──積累14年的互聯網品牌、全球數以億計的忠實用戶、優質的互聯網媒體資源、完備的互聯網產品線和技術儲備,超過20%的搜索市場份額,等等。還有,Yahoo!足夠大,勉強可以填滿大胃王微軟的胃口。能賣到400多億美元的互聯網公司不多,切合微軟自身戰略規劃的更少。微軟倒是想買Google,但Google太貴了,只能作為對手存在。
鮑爾默在寫給微軟員工的內部郵件中說,『(微軟與Yahoo!)合併後內容資產的範圍,以及合併後廣告工具的廣度,將令我們的在線廣告平台更具規模。在與一個市場優勢日益明顯的對手的競爭中,我們共同打造的公司將處於一個更加有利的位置。』這筆投資聽上去相當令人振奮。
但是,正如一位美國Yahoo!的前雇員所評價的:『這是面向過去和現在,而不是面向未來的投資。』一家正在走向中年的軟件巨頭,加上一家未老先衰的互聯網前龍頭,可以成為一家更加巨無霸的公司,卻未必會成為一家有資格主宰未來的公司。它們不缺錢,不缺人,不缺賺錢的產品,也不缺主宰未來的美好願望,它們所 共同欠缺的,是創造未來的那股勁頭,是激動人心的創新。
一個公司掌控未來的能力,不取決于它過去的輝煌,也不取決于它手裡的資金,而是取決于它對這個世界上頂尖人才的吸引力,因為未來是由這些人創造出來的。兩個巨無霸相加,我看不出在人才競爭上可以獲得多少優勢,倒是可能給Google創造一個開門攬才的大好時機。
更要命的是,微軟能消化掉Yahoo!嗎?是微軟從此變得像Yahoo!,還是Yahoo!從此變得像微軟?無論誰像誰,誰消化誰,看上去這隻是個老人的遊戲。老人可以通過脫胎換骨成為新人,但微軟吞下Yahoo!,怎麼都看不到脫胎換骨的可能。微軟446億美元買到的,充其量只是一個過去。楊致遠變不出一個雅虎自己的未來,恐怕也沒法幫微軟變出來。
2008年1月28日 星期一
轉載2008/01/21 經濟日報-寰宇法務》關鍵字廣告 可能侵害商標權
以下文章轉載2008/01/21 經濟日報-
寰宇法務》關鍵字廣告 可能侵害商標權【經濟日報╱張哲倫】
想要買GUCCI的皮包嗎?在網路上輸入「GUCCI」字樣進行搜尋,除了可以找到國外原廠的網站外,還可以找到為數可觀的其他網站,這些非原廠官方網站的其他網站,也提供GUCCI皮包的銷售服務,這就是一般所稱的「關鍵字廣告」。
根據商業週刊及天下雜誌的統計,關鍵字廣告在2006年廣告市場大幅成長100%,在2007年則成長近60%,目前關鍵字廣告的市場產值已達16億元之譜。由於關鍵字廣告具有精確行銷特定群體的功能,消費者點擊之後,廣告主始須支付費用,而且上廣告的時間與檔期遠較傳統廣告彈性便利,關鍵字廣告已成為一股廣告主不可忽視的行銷尖兵。
隨著關鍵字廣告市場的崛起,相關的法律糾紛也隨而發生,例如競爭者為取得市場上行銷的優勢,將他人的商標註冊為關鍵字廣告,使得消費者以商標搜尋商品內容時,會連結到購買關鍵字廣告的廠商,而非擁有商標權的廠商,例如美國默克大藥廠的「Merck」商標,即曾遭其他藥品經銷商註冊為關鍵字廣告。著名的花花公子雜誌,其商標「Playboy」也曾發生類似的案例。
另外也有為數眾多的糾紛與搜尋引擎業者或拍賣網站有關,著名的精品品牌Louis Vuitton即曾在法國對搜尋引擎業者提出侵權訴訟,要求業者不得以「Louis Vuitton」相關的商標作為關鍵字廣告。相關的案例在美國、英國、法國及德國等地的法院都曾經發生,部分的法院見解支持以他人商標作為關鍵字廣告的情形,得構成商標侵權,但部分的法院則持保留看法。
我國在2006年亦曾發生類似的案例,某一家公司使用「104」字樣作為網頁設計的標幟(metatag),當他人以「104」為關鍵字搜尋時,將迅速找到這家公司的網站,而這家公司與「104」商標的商標權人,完全沒有關係,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因而認定該公司此等行為違反公平交易法之規定。
使用他人商標作為關鍵字廣告是否構成侵權,法律概念上主要涉及關鍵字廣告是否為商標法上所界定的商標「使用」行為,以及關鍵字廣告是否會造成消費者混淆,而誤認關鍵字廣告的廣告主為真正的商標權人進而購買廣告商品。商標法上一般所稱的商標使用,皆係將商標使用於商品、服務本身或其相關文件上,單純利用關鍵字作為遞送廣告的方法,是否構成商標使用,在各國的法院實務均引起極熱烈的討論。
另外就混淆誤認的法律概念而言,一般消費者經由關鍵字搜尋進入非商標權人的官方網站,藉由網站的設計風格或網站下方的具名人,或有可能發現這並非所想要搜尋或進入的商標權人官方網站,因此是否會造成消費者的混淆誤認,法院實務上亦有爭議。不過,縱然消費者未產生混淆,由於商標權人網站原本得享有消費者瀏覽的先機,已遭他人藉由關鍵字廣告所截斷,消費者的初步興趣即由他人所攫取,這對於商標權人來說也未盡公平,因此美國法上有所謂「初期利益混淆」(initiate interest confusion)的概念,以保護商標權人的利益。
關鍵字搜尋既蔚為風潮,日後相關的法律爭議必伴隨產生,廣告主宜注意商標法及公平交易法等規範,廣告媒體業者宜注意商標法、公平交易法及消費者保護法等規範,以界定關鍵字廣告的商機與商標權保護的法律界線,並避免侵害他人權益。(下)
(作者是理律法律事務所律師,本文未必代表理律法律事務所之意見)